在滇中腹地的禄丰市,一场以机制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实践正以“链式思维“重塑产业生态。通过构建“11334”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,这座昔日的工业重镇不仅实现2025年首月总投资20.4亿元的6个项目签约,更以“禄丰速度“推动绿色钛、钒储能等产业迈向千亿级规模,为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高位统筹:从“九龙治水”到“一竿到底”。“双核驱动”的协调中心由市委书记、市长双挂帅,打破部门壁垒的典型案例频现。2024年11月全州单个最大工业项目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一期点火投产,2025年1月禄丰市100兆瓦/400兆瓦时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、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项目、禄丰市全域综合交通和能源融合建设试点项目等3个项目顺利开工。这种“指挥部+作战室”模式,让政企沟通效率大幅度提升。
链式生长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产业雨林”。在“链长制”驱动下,产业集群显现“榕树效应”。绿色钛产业链依托龙佰集团、云南国钛等链主企业,形成从钛矿到航空航天钛材的全链条,全球最大8万吨海绵钛生产基地在此崛起;肉牛产业链引进新西兰种牛6000头,建成万头牧场3个,配套荷兰巴氏杀菌生产线,带动“云岭牛”品牌直播日销破50万元,全产业链附加值提升37%。2024年,“3+6+3”现代产业体系贡献规上工业产值240亿元,6家企业入围全省民企百强。
靶向攻坚:从“地毯招商”到“按图索骥”。三张图谱成为招商“导航仪”:产业图谱精准定位绿色硅产业链缺失环节,促成隆基N型电池技改落地;企业图谱推动锦润数控与23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,开发五轴摇篮转台等高端部件;零地图谱盘活存量用地1382亩,保障储能电站等项目快速落地。2024年签约91个项目中,产业链项目占比超70%,10亿元级项目2个,民间投资增长28.4%。
全周期服务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系统护航”。创新构建“谋划库、前期库、开工库、竣工库”四库联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以“清单化管理+保姆式服务”重塑项目推进生态。总投资8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,服务专班提前介入,建立能评、环评、土地预审“三本台账”,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完成林地置换,保障项目如期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重点实施清单;在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建设中,定制“一项目一档案”跟踪系统,破解能耗指标、蒸汽供应等关键问题,推动一期项目348天建成,创下全省百亿级工业项目落地速度纪录。
磁场效应:从“资源依赖”到“创新裂变”。机制创新催生“葡萄串效应”。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二期、锦润数控精密数控机床钣金项目、年产1000台搅拌摩擦焊设备生产线项目和年产1000台数控机床五轴摇篮转台生产项目加速推进;恐龙IP带动文旅收入80亿元,“侏罗纪秘境“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引爆消费;勤丰化工园区通过国家D级安全复核,吸引高纯亚氯酸钠配套15000吨次氯酸钠项目、锦尚科技年产30万吨工业硫化钠等一批绿色化工项目集聚。
如今的禄丰,正以“全链思维”书写转型答卷,工业投资增速连续两年领跑全州,“链式招商”经验入选中国企业改革案例。这座曾以恐龙化石闻名世界的城市,正用机制创新的“活化石”,演绎着新时代的产业进化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