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类型:用地类项目
国民经济行业类别:农、林、牧、渔业(A)
产业类别: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
二、项目概况
(一)投资估算:5.74亿元(人民币),资金筹措方式:其它。
(二)建设内容:建设内容包括商业服务、主题展示、新质农业展示中心、微小企业孵化器、农业硕士培训中心、种业研发实验中心、农产品检测中心以及附属配套、室外工程等。打造一个凸显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民生工程、一个聚焦科技研发和数字展示的科创基地、一个引领农文旅多元一体发展的综合平台。该项目建成后,项目全部达产后,预计营收规模不低于1018万元,投资收益率14.7%。
(三)项目选址:楚雄市州文化中心旁;四至范围: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海北路以北,勤政路以西,毗邻楚雄州科学技术馆、楚雄大剧院、楚雄州城乡规划展示馆;土地分类: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、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;规划占地面积:47.28亩。
三、项目优势
资源
楚雄市位于云南省中部,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具有高原气候特点。这里的气候特征为四季如春,温度适中,日温差较大而年温差较小,冬季没有严寒,夏季也没有酷暑。干湿季节分明,雨热同季,日照充足,霜期较短,冬季降水偏少,年降雨量约为864毫米,年平均气温为15.6℃。由于地形复杂,楚雄市的气候也呈现出立体气候特征,即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。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,楚雄市的农业生产需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旱季的管理。此外,楚雄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非常高,达到100%,森林覆盖率达到75.62%,被誉为“中国天然氧吧”。
市场前景
楚雄新质农业发展中心采用5+3模式:集科技、研发、数字、展示、产学研+消费、体验、旅游参观的设计理念,以楚雄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,以打造“两园四区七带”农业空间格局,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、增加全市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。项目以新质农业为基础,以丰富民族文化为底蕴,结合新型技术研发力量,打造以展览交易、研发办公、种植体验、休闲观光、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面向“一带一路”东南亚种业示范交易中心。交易展示中心项目通过构建“研发+种养+加工+交易+流通”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,促进一系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整合,提升产业竞争力,还可以作为新技术、新产品的首发平台,建成后将在促进乡村振兴、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、人才培养、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成本效益提升
该项目建成后,主要盈利点为农业产出收入和农文旅收入等,项目全部达产后,预计营收规模不低于1018万元,投资收益率14.7%。
产业链配套完整性等维度阐述项目的投资优势
推动产加销一体化。交易展示中心项目通过构建“研发+种养+加工+交易+流通”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,促进一系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整合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新技术新产品展示。交易展示中心项目还可以作为新技术、新产品的首发平台,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展示窗口。
前期工作开展情况
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1150平方米(约46.72亩),总建筑面积约64136平方米,建设内容包括商业服务、主题展示、新质农业展示中心、微小企业孵化器、农业硕士培训中心、种业研发实验中心、农产品检测中心以及附属配套、室外工程等,项目估算总投资约5.74亿元。计划于2024年底开工,建设周期两年,目前正在进行报规划资料编制、图纸设计等工作。
四、支持政策
项目根据投资情况,可享受相关的《楚雄市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》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优质高效全生命周期专班化服务。
五、要素保障
居民用水:4.10元/立方米,非居民用水:5.90元/立方米;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:小于1千伏电价0.410元/千瓦时、1-10千伏电价0.400元/千瓦时、33-110千伏电价0.390元/千瓦时;农业生产用电:小于1千伏电价0.430元/千瓦时、1-10千伏电价0.420元/千瓦时、33-110千伏电价0.410元/千瓦时;居民燃气价格:2.92元/立方米,非居民燃气价格:3.12元/立方米;人力成本:劳动力基础价格为1400-1800元/月;运输基础价格:汽车货运价格为0.5-2.1元/吨/公里。项目地块周围有旅游快速路、城市主干道、国道、省道及乡道等交通衔接,可进入性和通达性极佳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单位:楚雄市投资促进局
联系人:李志美 联系电话:136387312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