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类型
行业类别:农、林、牧、渔业
产业类别: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
二、项目概况
(一)投资估算:2.21亿元,资金筹措方式:企业自筹/合资/独资均可
(二)建设内容:项目主要发展滇重楼、松露、大蓟、石斛、滇红花、人参、天麻等名贵野生药材种植;发展野生食用菌、块菌等食用菌人工促繁保育;发展生态鸡、牛、羊等林下养殖;开发观光、休闲、体验于一体的森林旅游业,形成林下种植、养殖、林产品加工、休闲生态旅游的发展格局。
(三)项目选址:永仁县中和镇和永兴乡
占地面积:6000亩
土地性质:林地
是否收储:否
三、项目优势
资源优势:永仁县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,森林面积达17.9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75.37%,活立木蓄积量853.54万立方米,野生滇橄榄15万亩,香樟、红椿、柳杉等近千种珍稀植物和苦良姜、冬虫夏草、茯苓、杜仲、半夏、防风等名贵药材500余种。发展林下资源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“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”。
区位优势:永仁地处“云南北大门”,是面向攀西、成渝的前沿,交通四通八达。京昆高速、108国道、南永二级公路以及永金高速在县城汇接,大攀高速公路(永仁段)即将开工建设,成昆铁路复线途经永仁,到攀枝花26分钟,到昆明2小时,到成都五个半小时,永仁已经进入了“动车时代”,即将开启“航空时代”。
市场前景: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绿色健康产品需求的增加,林下经济更是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,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,未来发展前景广阔。
成本效益提升:借助林地的空间和自然资源优势,通过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。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农户的种植成本和养殖成本大幅降低,林地资源的优势充分得到利用,农产品品质也得到提高,且能够大幅吸收闲置劳动力,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。和传统林业模式相比,林下经济产业的产值大幅增加,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,多元化促进林区增收。
产业链配套完整性:永仁县围绕林下经济产业,加大林果产业立体空间利用,发展促农增收新增量。紧扣“林下菌、林下草、林下药”三个产业,制定永仁县金沙江干热河谷林下经济生态产业发展规划,积极探索大林果产业发展新模式。其中“林下菌”通过以松露为主的4.5万亩野生菌保育促繁,形成“种、产、销、研”三产融合局面,产值达4506万元;“林下草”通过种植4000亩狗尾巴草,产值达280万元,下一步将与企业合作推广种植,预计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;“林下药”通过以滇黄精、重楼、滇红花等种植为主,发展中草药3930亩,产值达2035万元。
四、支持政策
(一)产业扶持政策
政策名称:《永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》(永政发〔2020〕3号)
政策条款: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。(1)加大财政扶持力度。县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,运用市场机制,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。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林下经济发展资金,并整合现有林业和草原项目、农业综合开发、脱贫攻坚、农村“五小”水利等支农项目资金支持林下经济。逐步建立政府引导,农民、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,畅通投资渠道,加快发展步伐。(2)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。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符合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,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。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。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作用,用好用活现有开发性和政策性贷款,拓宽林下经济投融资渠道。
(二)招商优惠政策
1.《云南省市场化招商引资奖补办法(试行)》(云投促发〔2023〕7号)
2.《云南省鼓励外商投资奖励办法》(云投促发〔2023〕11号)
五、要素保障
农业用水:水价:水权范围内0.6元/m³,水权范围外1.2元/m³
工业用水:水价:5.5元/m³,含污水处理费:1.4元/m³
工业用电:执行分时电价
劳动力价格:初级工2000-3500元/月,高级工3500-5000元/月
货运价格:汽车货运价格0.5-2.1元/t·km
天然气价格:商业天然气价格为2.53元/m³
电讯:5G信号全面覆盖。
环境: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,通过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及事故防范措施,可以做到环保达标排放,因此本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,建设可行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单位:永仁县投资促进局
联系人:许滔
联系电话:0878-67125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