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类型:用地类项目
行业类别:通用设备制造业
产业类别: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产业
二、项目概况
(一)投资估算:20000万(人民币),资金筹措方式:企业自筹/合资/独资/合作
(二)建设内容:主要规划建设机械设备生产车间、产品中试车间、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大楼4大功能区,生产基地按照农业产业链“产前、产中、产后”业态分布,将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设备深度融合,打造数字化、智能化现代农用设备生产线,生产各型农用传感器、农业气象站系统、植保无人机、水肥灌溉一体机,提供集农业生产、管理、政务于一体的信息管理服务和智慧大棚改造服务,打造全国一流智慧农业系统集成中心,为元谋建设成为“全国一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”提供技术积累和物质保障,让科技为元谋“天然温室”种植向集生物技术、工程技术和软硬件系统技术于一体的“无土栽培、植物工厂”等智慧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转变,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(三)项目选址:元谋县绿色产业园区或黄瓜园镇闲置工业用地。
三、项目优势
(一)市场需求攀升。元谋国土面积2025.58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50万亩,果蔬年销量200万吨,产值50亿元以上,但农业数字化转型仍相对滞后。未来,随着智能农用装备创新推广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,市场资本支持力度持续增强,农业对机器人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率将进一步提升,持续推动智慧农业市场发展。
(二)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。先行先试引进培育一批智慧农业技术研发、装备制造、推广服务等各类主体,打通智慧农业技术装备从研发到制造应用的堵点卡点,探索形成区域性的整体解决方案,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,把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纳入农技推广范围,加强智慧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,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,打造智慧农业发展元谋高地。
(三)区域集群发展智慧农业。联结不同农业创新主体,区域内部协同发展智慧农业。进一步促进区域间合作,形成元谋智慧农业创新生态。重视农户差异,针对规模差异提高智慧农业技术适应性、针对种养差异开发相适应智慧农业技术、线下线上平台双开放、线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、线上开放开源平台、定制智慧农业解决方案、加强智慧农业技术适用性。
四、支持政策
(一)政策文件。《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》(农市发〔2024〕3号)和《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<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(2024—2028 年)>的通知》(农市发〔2024〕4号)文件。
(二)具体条款。一是强化政策支持。加大已有项目和政策向智慧农业倾斜力度,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对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。充分运用多种资金渠道,谋划实施智慧农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。积极争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、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、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政策支持。支持将智慧农业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智慧农业建设项目的融资支持,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场景,为相关主体提供在线信贷服务。鼓励各地通过以奖代补、贷款贴息等方式,引导社会投资有序参与智慧农业建设。二是加大政策扶持。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智慧农业建设、设施农业建设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已有项目和政策,形成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合力。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、重大信息平台升级改造、重大科技项目等资金渠道,支持智慧农业能力条件建设,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创新。加强对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应用的宣传培训。鼓励各地探索智慧农业专项补贴等新政策,健全技术、服务、金融等多样化政策支持体系。
五、要素保障
(一)交通设施。道路为水泥硬化路面,土地、用水用电及通信、场地平整等配套设施齐全,能确保项目签约即可开工。
(二)用水用电。根据电网公司和供水企业对工商业用户的定价收取。电价按照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电价执行;供水按照元谋灌区管理局、乡村组用水管理实际定价收取。
(三)用工成本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8元/小时;普通工人工资4000-4200元/月;技术工人工资4500-6000元/月;月最低工资标准1770元/月。
(四)县城电动汽车充电桩。低谷时段23:00-次日7:00,0.57元/千瓦时;非低谷时段7:00-23:00,0.86元/千瓦时。
(五)县城天然气。居民用压缩天然气4.1元/m³,非居民用压缩天然气4.8元/m³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单位:元谋县投资促进局
联系电话:0878-6081088
项目联系人:元谋县投资促进局局长(张春梅、13887892177)。